紫砂泥种类较多,古人所说“备五色,灿若披锦”正是指不同品种、不同颜色的紫砂壶泥。紫砂泥中的白泥、甲泥和嫩泥三类,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制作日用陶器。制作紫砂茗壶的主要原料为紫砂泥,红泥、绿泥。
下面咱们来介绍下宜兴主要紫砂陶土的种类:
1、白泥
一种灰白色纯粉质铝土质黏土,被广泛用来制作砂锅、日用陶器及美术陶。主要化学成分大概是SiO2Al2O3Fe2O3。
2、嫩泥
一种黄土色、灰白色为主的杂色黏土。收缩率较大,是制作日用陶器----缸、坛、盆、罐的原料。
3、甲泥
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,通称页岩,未经风化时又叫“石骨”,色紫红,坚硬如铁甲,故名。风化后进行粉碎,多用于制作普通陶器。
4、紫泥
紫泥是制作紫砂壶最主要的泥料。紫砂外观颜色呈紫色、紫红色,并带有浅绿色斑点,烧后外观颜色呈紫色、紫棕色、紫黑色。其主要成分为水云母,并含有不等含量的高岭图、石英、云母屑及铁质等,可塑性好,泥坯强度高,干燥收缩率小,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。
5、朱泥
俗称“红泥”,产于“嫩泥”矿内,矿形琐碎,需经手工挑选。其含铁量多寡不等,烧成之后变朱砂色、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。朱泥的泥性甚娇,成型工艺难度亦大,因收缩率高达30%-40%,一般成品率仅七成,故只能制作中小件。朱泥产量很小,一般只用作化妆土,涂在紫砂泥坯上,作为装饰。
6、绿泥
一种略带青灰色的泥料,烧成后呈米黄色。绿泥也产于甲泥矿内,有“泥中泥”之称,藏量很少,泥质较嫩,耐火力也比其它紫砂泥低,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,以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。